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建东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天宁街道怡康花园社区持续深化校社共建合作。9月22日下午,怡康花园社区正式聘请该院张冰娜、王艳君两位老师担任社区“红领讲师团”讲师,并现场颁发聘书,为推动红色教育进基层注入专业力量。
烽火记忆·三段脉络凝共识
受聘仪式前,张冰娜老师以《铭记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为题开展专题讲座。她从“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伟大胜利”“牵制日军主力,支援盟国作战”三个维度,系统还原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的艰苦历程与战略贡献,生动阐释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与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银发心声·真情讲述共传承
讲座内容接地气、有温度,情理交融。拥有73年党龄的91岁老党员张锁龙在会后分享常州人东北抗联将领冯仲云的事迹并表示:“张冰娜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用大量事实阐述,深受党员的欢迎。”此次讲座不仅是红色历史的一次重温,更是怡康花园社区与建东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校社共建常态平台”的生动体现。通过聘请专业教师加入“红领讲师团”,社区为党员教育注入了持续、稳定的优质资源,而高校也将理论宣讲的课堂延伸至基层一线,实现了“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活动共融”的良性循环。张锁龙老先生的真切感慨,正是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取得实效的有力印证。
薪火之路·校社联动育新人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校社共建视为推动“大思政课”实践化、常态化的重要路径。此次与怡康花园社区的深度合作,不仅是学院红色宣讲传统的延续,更是“高校—社区”协同育人机制的深化拓展。
近年,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校社共建平台,思政教师得以将理论课堂延伸至社区一线,在真实社会场域中深化教学实践、丰富案例积累,真正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同时,社区党员与群众也能持续获得有深度、有温度的红色教育,有效激活基层党建活力,提升社区党建效能。这种双向赋能、互促共进的合作模式,生动诠释了“育人”与“惠民”的有机统一,既为培养时代新人注入现实养分,也为社区建设注入精神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