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求,我校于2025年5月13日顺利完成年度导师制培养验收工作。本次验收通过“三维评价+双向赋能”的创新机制,对全校六个二级学院的40组师徒结对成果进行综合考评,标志着青年教师系统化培养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
立体考评 彰显培养实效
验收工作创新构建“能力展示-成果答辩-过程评估”三位一体评价体系,设置汇报课、主题班会设计、成果汇报、过程资料评阅、答辩等考核模块。由校领导、教学督导及校内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学术研究等核心能力进行量化评估。其中“无生课堂”模拟教学环节,充分检验教师的教学临场应变能力,涌现出一批表现突出的教师和辅导员。
闭环管理 完善培养生态
学校建立“校院两级联动”质量保障机制,形成“自查-互评-验收”渐进式培养路径:3月各二级学院开展达标自查;4月人事处联合教务处、学工处开展培养档案专项核查;5月通过现场展示、评审答辩等方式进行终期验收。
师生共进 谱写育人新篇
在评审答辩会上,新进教师进行了微课讲授,汇报培养过程的重点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展现教学科研成绩,并表示从课堂节奏把控到科研方法论,导师的个性化指导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导师们表示,导师制培养工程让师徒间实现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此次验收工作不仅是对青年教师阶段性成长的检阅,更是我校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学校将持续优化导师制培养体系,为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特色鲜明的民办高校奠定坚实基础。